獨家訪問: 由描圖紙到安錫影展 謝珮雯的動畫路

各位看過馬來西亞動畫師Atac的訪問了嗎? 在這系列獨家訪問中,我們採訪了亞洲區在動畫業界擔任不同角色的動畫師,請他們分享自己對當地動畫產業的觀點和甘苦談。本周我們邀請到來自台灣的謝珮雯老師,她是一位動畫創作者、同時也是大學講師,擅長動畫製片和動畫製作,創作者和教職雙重的經驗,讓謝珮雯對於台灣動畫有更敏銳的洞見。

關於謝珮雯

大葉大學視覺傳達系畢業之後,謝珮雯在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取得了動畫與影像傳播的碩士學位(原音像動畫所),目前於台灣正修科技大學的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擔任講師。除了教職之外,謝珮雯也是許多台灣動畫影展的策展人,正在推廣動畫影片的路上,努力前進著。

謝珮雯的作品大多和個人的記憶、經驗相聯,透過女性的視角,對於題材有許多獨特的詮釋。提到謝珮雯老師的作品,第一印象應該都是2004年發布的腦內風景,這部動畫短片入圍法國安錫影展、台灣國際影展、AniMadrid 西班牙國際動畫影展、和里約熱內盧短片展等多個影展,而其他作品如:拌獸、吻、我可以吻你嗎、方向等也都是主題影展中常見的作品。

謝珮雯, 20014 iAniMagic 2017訪問系列

謝謝妳接受採訪,請問妳為何會選擇動畫做為職業呢?

應該和我的學習歷程有關,成為畫動畫的人之前,首先是成為喜歡畫畫的人。但比起畫單張作品外,我更喜歡在筆記本上畫出一個故事,選學校的時候,理所當然地唸了美術工藝科。

大學唸了視覺傳達系後,首次感受到敘事影片的魅力,那時大學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一部東歐的鉛筆動畫作品,我想: 「這看起來好酷,我想我應該可以做到。」這大概是就我動畫緣份的開端,而為什麼選擇動畫為職業? 可能最單純的原因就是想試試看、想知道自己做不做的到。

腦內風景,謝珮雯, iAniMagic 2017訪問系列
腦內風景,謝珮雯, 20014

妳何時製作了第一部動畫?

大四那年在準備畢業專題時,我製作了自己生平的第一支動畫。我那時是新手,連算格數都不知道怎麼算,我先拍了一段有人在做動作的短片,並預先留了另外一半的空間,接著在電腦上播放影片,用描圖紙貼著電腦螢幕,一格一格在預留的空間中畫了一隻與主角互動的貓。我的第一支動畫,一秒就有30張,居然比迪士尼動畫還多。

妳怎麼得到第一份工作的呢?

我很幸運,在工作的路上一直有貴人幫助,第一份工作就是教職。憑著大學畢業製作,我申請上當時的台南藝術學院的音像動畫所,這也是當時台灣唯一的動畫研究所,當時一般大學根本沒有在教動畫,更不用說高職,我想如果讓想作動畫的人更早認識動畫,應該是很棒的事吧! 才有這個想法,居然就接到了高雄一所高職打來的電話,告訴我他們要成立動畫科,正在找適合的老師。那時我就展開教育工作,一直到現在。

謝珮雯作品方向, 2005, iAniMagic 2017訪問系列
方向,謝珮雯, 2005

在過去很多訪問中,妳常提到希望動畫學習者可以更「多元」的看待動畫,不管是嘗試不同類型的作品、或者將自己放在產業的不同位置,可以請妳多談談妳的想法嗎?

我提過應該更多元的看待動畫這個 「媒體」。以前上美術課時,老師會讓大家用不同的筆去畫同一樣東西,最後呈現的質感、觸感、甚至給觀賞者的觀感都不會不一樣。動畫作為一個媒體應該也是這樣的,除了電影院播的敘事動畫之外,動畫表現的技法、形式應該要更多元。

大約五年前和一群朋友聊到動畫多元性,得出的結論是,一般人除了到電影院看院線片外,能看到動畫的機會很少,然而能走到院線上映的動畫電影是少數中的少數,而且過程相當漫長。如果動畫能跨界,如: 主動和商業產品配合、呈現單純的角色表演、嘗試單幕小劇場的方式等等,觸及的群眾應該會多。「讓角色創造經濟」做出產品的數量、聲量,對動畫的多元性和作品的記憶點都是加分的。

動畫13宣傳海報, iAniMagic2017訪問系列
動畫13宣傳海報

教職之外,妳在台灣的動畫圈也相當活躍,可以告訴我們妳大多的時候都做些什麼工作嗎?

五年前我和朋友一起辦了動畫十三影展,試著幫動畫建立一個直接的舞台,增加群眾看到動畫作品的機會,除了教職、接案、活動企劃以外,我又多了一個影展策展人頭銜。經費允許時,我們會辦座談會請年輕的導演來聊聊創作,每次活動我都感受到年輕導演迫切的需要一個舞台。

就妳的觀察,華人的動畫消費市場與西方國家有沒有特別不同的地方?

以我接觸的最多的學生原創腳本來說,我常常在當中看到其他暢銷作品的影子。我想一部份是因為學生對生活體驗不深、不熟悉改編,但也可能真的不夠努力,所以難有驚人的作品出現。沒有記憶點的作品、引不起消費的慾望,我個人的淺見,華人動畫和西方國家的消費市場並沒有不同,機會是平等的,但是我們需要更有策略的構思一部動畫作品。

台灣動畫公司人才需求大多偏向哪些面相? 業界與世界各國交流、合作的情形如何呢?

看公司規模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。有的公司會說他們想要肯學的人、有的公司會說他們要直接可以上手的人。其實台灣有很多能力很強的小型工作室,有辦法接到第一線動畫公司的合作案,但因為有簽保密協訂,不能透露太多。

你覺得台灣的動畫產業如何?

台灣腹地不大,應該多與國際合作,才能擴大需求量。我會建議個人創作者多參加國際影展,若是公司最好也可以固定參加國際商展。交流、交際是必要的,除了少數大型動畫公司之外,大部份中小型工作室都必須這樣做。

有一段時間台灣動畫圈在討論南韓政府怎麼扶植他們的數位產業、南韓政府如何大刀闊斧的開闢一條道路,可惜這些台灣是沒有的,官方頂多是錦上添花而已,所以不管是個人創作者或動畫製作公司,最好都能為自己作長久的規劃。

做為一個動畫師,你覺得這份職業迷人和令人討厭之處分別是什麼?

最棒的就是可以做原創的作品,或者遇到很棒的夥伴一起完成工作。最討厭的就是遇到不好合作的人。

你覺得一名動畫師需要有哪些技術和人格特質? 或者在踏入這個行業前,要有哪些心理準備呢?

技術是必備的門檻,還要能有勇氣嘗試,如果要進入這行工作,心理上要先能區分創作和工作的不同,能夠願意修稿、與大家合作完成工作。

iAniMagic 2017

這是本期動畫師採訪的最後一篇文章,也提醒大家iAniMaigc 2017將在八月一號開始收件,比賽辦法和進行方式已經公布在比賽網頁中,別錯過這個大展身手的機會!

追蹤我們的臉書粉絲團或訂閱部落格獲得最新的消息。

Featured image: 腦內風景, 謝珮雯, 2004

Author: Afra Chen

Animation Desk和AniZone的行銷負責人,喜歡畫畫、看卡通、旅行、貓,覺得可以帶這兩個專案真是棒棒達! 請大家多支持。